首页
首页 > 职场分享> 博士毕业,却过得不如硕士舍友……

博士毕业,却过得不如硕士舍友……

2022-05-06阅读量:453
【摘要】虽然说博士仅仅是个身份,但并不代表高枕无忧,人生在世,很难真正区分谁好谁不好,路已然选定,再无回首的可能,而只有学会自我主宰,有所求,有所不求,才能比大多数人都活得更加明白通透。


都说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但人生在世,人之常情下谁不想追求的多一点呢,当三十六岁的我现在作为北京某顶尖高校文科博士毕业了,回首来时之路,一路坎坷历练下来,终于入职高校了,才对追求有了一点点顿悟。


闲来无事的周末,给读研时的舍友打去电话,互诉衷肠,聊到现状时,两相对比,我承认我的要求有点高了,起点有些低了。


01.

西南教育弱省VS东部人才强省


条条大路是通罗马,可舍友非要认为我就是出生在罗马的那种,其实小门小户的我根本愧不敢当。当年我高考总分也不过300出头,去了隔壁市的职业技术学院,而他,高考总分直逼500,却也是去了和我差不多的专科第二批次学校,说起为什么,真的是当时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的。


我初中了才学英语,高考英语只考了十几分,在我们那400多就能上本科了,反观他的家乡,东部教育强省,重文化重教育,用天壤之别来对比一点不为过。所以,在先天优势上,无论他如何自谦、自嘲、自虐,他都是完胜。



02.

浪漫文学大叔VS务实理工男人


我的大学虽是职业技术学院,但因为母校是好几个学校合并而来的,其中就包括一个师范学校,于是乎很荣幸的是我读到了师范专业,这种情况在全国应该都不多见。我虽学习一般,因为从小喜欢看书,诗词歌赋样样在行,散文、议论文、评论文各种文体都很在行。


舍友读的就是一所老牌师范学校升格的大专,教学功底深厚,培养了千千万万个本土的教师,他自然也受益其中。舍友不爱写,说话话和讲起道理来却是一套一套的,说的多做的却不一定多,但只要他去做的,保准能成。


所以,骨子里,我认为我是一个浪漫的文学大叔,舍友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理工男,我有我花前月下般的情怀,他有他洞察世事的情操,但情怀是一时的,而情操却是一辈子的,他又赢了我。


03.

专科起点博士VS专科起点硕士


当我三年大学毕业回到老家之后,当时恰好赶上当地中小学招聘,我的专业算是符合,就去应聘了,虽有幸被一所小学录取,但课太多又经常熬夜备课,月底发到工资卡上的钱仅仅两千有余,囊中羞涩,不得不被逼考研。而舍友大学毕业后努力复习考事业编,可当地很多单位的招聘考试都要求学历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,权衡之下,他下定决心边上班边考研,定要摆脱学历上的限制。


原本我俩都是专科起点,看似旗鼓相当,最后他硕士毕业入职老家高校,我去名校读博,似乎一定意义上我已经略胜一筹,而实际只是我太单纯看不清前方之路。读研之前已在中学工作三年的他,早已熟悉了教育系统的角角落落,似乎比我更懂一个萝卜一个坑和先到先得的道理。所以,读到硕士他就抽身了,而我单纯地还在为自己的学术梦想征战四方。



04.

求职四处碰壁VS妻娃车房科长


遥想当年,刚迈进研究生行列的我,书生意气、挥斥方遒,每日都是看书、学习、写论文,硬生生拼出来了个C刊,壮着胆儿报考了北京某985名校。三年,苦行僧一般的折磨,我发出来了两篇C刊,总算是看到按时毕业的希望了,我从五月份就开始投简历,前前后后十几所高校吧,有回复的屈指可数,甚至多所大学二级学院面试都过了,但是由于第一学历的限制到了最后一关被学校人事部门否了。


最后,不得不入职东南某地方性师范大学,好在是个省重点,有硕士点,给的安家费相对当地水平还可以,六年之内完成两篇C刊或两个省部级课题可以给50万安家费,房子可买学校在建的大平层公寓,无证,给的讲师待遇,学院按照用人惯例安排我第一年的工作是暂行教秘之责。


反观我的舍友,在毕业的第三年头就已经是中级职称了,虽是行政岗,却凭借自己多说少做,不做则已一做必中的性格,成功晋升为部门科长,手中还有了些许小权利,受人尊重和爱戴。他的妻子和我们都是同学,是他们当地另一所高校的专任课教师,科研水平不错,两人举案齐眉,在内有车有房有娃,在外写课题参加教学比赛,“争名逐利”忙的不亦乐乎,都在各自的圈子里站稳了脚跟,年收入20W往右一点,在当地也算是比较好的待遇了。


每每周末和节假日,我都是寒夜凄凉独酌,而舍友的朋友圈晒娃晒老婆晒美食美照,快乐开心的不得了,幸福指数上,我被妥妥的甩出去了十万八千里。


有人说,真正体会生活之无奈,不是因为你处于底层时的默默无闻,而是明明在他人羡慕的高度上却过得不如普通人。回首来时之路,想想很多时候都特别自卑,专科起跑线带来的影响总是萦绕于心,可也许正因如此,才拼尽全力的想要改变。


虽然说博士仅仅是个身份,但并不代表高枕无忧,人生在世,很难真正区分谁好谁不好,路已然选定,再无回首的可能,而只有学会自我主宰,有所求,有所不求,才能比大多数人都活得更加明白通透。

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