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首页 > 观点热议> 不进高校,读博有什么意义?丨高才情报局第25期

不进高校,读博有什么意义?丨高才情报局第25期

2022-05-11阅读量:626
【摘要】对很多博士来说,做科研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了,而在高校,博士可以延续自己的科研价值,于是高校就成为了他们的求职方向。甚至有人觉得,高校就是博士的最好归宿,如果不进高校,就浪费了。


有人说,高校是硕博生最好的去处。如今就业市场疲态化,公办高校作为事业单位,在稳定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,极大地增强了人才求职的意愿——这也是导致高校求职竞争加剧的客观因素。


同时也存在主观上的因素。


正在找工作的博士小C跟小高聊天时说到:“其实除了高校真的不知道还能去哪儿,习惯了在实验室做科研,最擅长就是学术了,我知道高校卷,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,但是想想,去其他地方,自己能干嘛。”


“有时候也不是说做不了别的,更多是一种放不下的心理吧,毕竟搞了好几年的科研,不去高校基本就意味着放弃学术了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


其实,像小C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,进入高校就职主要是能在熟悉的地方做熟悉的事。对很多博士来说,做科研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的一部分了,而在高校,博士可以延续自己的科研价值,于是高校就成为了他们的求职方向。


甚至有人觉得,高校就是博士的最好归宿,如果不进高校,就浪费了。



· 壹 ·

读完博不做科研,还有意义吗?


01.“科研逃兵”并不可耻


有数据显示,在美国继续从事科研事业的博士正在减少,2020年只有10%的工程博士、16%的物理和地球科学博士在从事学术岗位。而在中国,选择学术类职业的博士毕业生比例在1997年为74.6%,到了2020年则下降到58%。


其实对很多研究生来说,读研并非兴趣使然。他们对学术谈不上有多大的热爱,更多是为了提升学历,以便在未来求职时拥有更多竞争力。


近年考研热度不断上升,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457万,比2021年增长80万,这当中又有多少人是为了科研学术梦而读研的呢?


有人为了科研读博,也有人为了生活而读博。做“科研逃兵”并不可耻,或者说,逃离科研本就不该说成是“逃兵”。科研是一段苦心孤诣的旅程,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。


02.人生不止一个选择


前段时间,一则“名校博士当城管”的新闻引起了大众热议。北京市朝阳区公布了部分公务员考试拟录用人员名单,名单中的拟录取人员多为名校硕博,其中出现了一名北大博士,被录取的岗位为城市管理执法岗,也就是人们俗称的“城管”。


不少人认为博士去当城管是一种资源浪费,但也有一类声音认为,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。


媒体评论员木亦在谈论该新闻时指出:“一个开放的社会,也为每个人提供了愈加丰富、多元的选择,这必然会导致高学历人才的‘低就’现象越来越普遍……个人的就业选择,是个人就业竞争力、就业志向、就业观念与态度以及大的就业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。”


博士身份应该是让你在被选择时拥有更多筹码,而不是限制你的选择。人生不止一个选择,在求职的时候,我们更应该问自己,想要的是什么,然后通过各种方式通往目标。



· 贰 ·

读博带来的还有精神的富足


最后再来回答一个问题:读博不做科研是一种浪费吗?

图源:知乎


“不做科研,读博就浪费了”这样的观点是功利主义的表现。事实上,读博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物质待遇的提升,也有精神境界的提升。不管博士毕业后选择什么样的工作,三年多的磨练是不会消失的。


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,除开专业知识,博士获得的能力还包括逻辑思维、抗压能力、统筹管理等等。


01.逻辑思维


论文写作实质是一个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博士需要有“问题意识”,围绕问题进行研究,并且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,梳理总结出理论知识,确定研究思路,完成从提出假设到验证假设的闭环。日复一日,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,让他们在面对一项新鲜或复杂的事物时,能够更快找出核心所在。


02.抗压能力


读博中,你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如意:科研强度堪比“996”、每天都为了deadline搏命、实验数据就是做不出来……头顶“老板”的压力,肩扛实验失败的压力,长期以往,博士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,更懂得遇到问题如何调整心态。


03.统筹管理


读博阶段,很多事情都是要独立完成的,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,同时协调和统筹身边的资源,这样的能力同样能应用到其他工作中,帮助博士在职场中能够高效管理各种事务,多线程开展工作。


……


总而言之,读博塑造、强化了一个人的能力,无论如何,读博的价值和意义都不能被否认。部分人觉得,读博不做科研/不进高校是一种浪费,或许是因为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,但正如前文说到,人生更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然后朝着目标前进。学位学历只是帮助你实现目标的手段,而非条件。


往期内容

>>《深圳之后,这座GDP大市也传出教师降薪,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?丨高才情报局第24期》

>>《中南大学爆燃致博士生烧伤:高校实验室事故18年110起丨高才情报局第23期》

>>《1.28亿人在线求职:往届生找不到工作,应届生拿下大厂offer丨高才情报局第22期》


收藏